俊兴和依雯两人准备在明年结婚,他们希望在结婚前可以买到自己属意的房屋,不过,他们没有买屋的经验,从念大学到大学毕业后,出来工作5年,都是在外租房。
房租从开始的1500令吉,增到去年的1800令吉,虽然有分租给大学同学,但始终不是长远之计,假如结婚后继续租屋,不将房间分租,以便双方在外坡的亲友来探访,有个住宿的地方,心想每月1800令吉的租金,不如多加数百令吉,说不定可以供得起房屋贷款分期。
不过,我们不晓得应该准备多少的自付款,或者说头期钱,还有以两人月入6000至7000令吉,目前年龄30岁,可以购买多少价位的房屋?
此外,在购买房屋之前,应该注意哪些事项?
以下是两人在信中提出的问题:
1)购买建成的房屋或兴建中房屋的分别,有哪些风险?
2)兴建中的房屋与建成的房屋,在价格上有多大差别?
3)购买房屋需经历的整个过程?
4)与发展商或卖方以及银行签署买卖合约之前,还需注意哪些事项?
5)在选择贷款银行时,应注意哪方面的问题?
答:多问多听多比较
许多人都晓得,买房子与购买其他商品不一样,房屋是耗资数十万令吉的资产,一旦决定错误,可能会赔上不少辛苦赚来的金钱和储蓄。
建成的房屋与兴建中的房屋,价格上会有一些差别,至于差幅有多大,没有一个标准,因为这要看产业所在地区、是永久地契或租赁地契等因素。
关于购买房屋的过程如何,这又分为是向发展商买、还是在二手市场买,假如是买发展商推出的房产,首先要知道产业地点,之前是否为沼泽地或是低洼地。
如果个人在意这些地点,或是对这些地点没有信心,最好是不要买,以免付了订钱之后后悔。
购买发展商新推出的产业,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:选择声誉好的发展商、查看发展商是否将土地抵押给银行、产业如果是租赁地契、契约还有多少年,建筑蓝图是否已获批准等等。
另外,发展商提供的新屋推售小册子,只能充作参考,从里边提供的资料,加上售价做比较,然后再请教一些对购屋较有心得的前辈,以免做出错误决定。
当中有些发展商为求提高产业计划的吸引力,也包括免买卖合约律师费,可是,必须选用发展商的律师。
这一点有利有弊,好的是可省去律师费,但却受制于发展商,特别是服务公寓的购屋者,应该仔细阅读买卖合约的内容,因为那未必是一份标准的合约,而是由发展商本身律师草拟的文件。
至于购买转手房屋,最好能确保卖主不是破产者,虽然可能性不大,但曾发生过一些买主面对这样的问题,导致房屋的交易程序拖延很久。
此外,与银行签署贷款合约之前,必须准备足够的律师费及印花税,因为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,政府征收的印花税是首10万令吉1%、接下来11万至不超过50万令吉2%。
在选择银行的贷款配套,是以个人的财务条件为准,这需要由银行贷款部为个别申请者进行估算,譬如申请者的年龄、收入有多少,准备购买的房屋价格在哪一个水平,预备贷款多少百分比等等。
假设两人购买的房屋价格约45万令吉,贷款额为房屋价格的90%,那么10%的首期购屋款是4万5000令吉,再加上律师费与印花税,需要多准备1万5000令吉,加起来需至少准备6万令吉,这是一笔不能节省的开销。
至于装修费可按个人财力来分配,如果手上有充裕现金,可以多花一些资金,如果不是,那么只安装电灯、风扇、铁门、添购普通家具也行。
俊兴和依雯两人月入6000至7000令吉,估计每月供款约2000至2200令吉,如果贷款分期30年,可以贷款40万令吉,必须是两人信用纪录好,没有其他的贷款如汽车、大学学费贷款等等。
假如仍有其他贷款要偿还,那么银行在批准之前,可能会有其他考量,例如减少贷款额的申请,如果是这个情况,那么两人对房价的要求可能需要降低,改为购买低于40万令吉的房屋。
资料来源:星洲日报